酒久文化网
星空体育app下载官网-星空体育网站入口官网手机版

曹操为什么叫曹吉利?-星空体育app下载官网

作者: admin 发布于:2022-08-12 20:37:13

古代人的名字分为两种,一种是乳名,又称小名;另一种则是成年后起的名字,分名和字。根据《颜氏家训》中记载:

名以正体,字以表德。(《颜氏家训》)

名字中隐含着起名人对获得该名字的期待。一般情况下,古代男子20虚岁是成年了,就要有一个正式的名和字,名和字之间的关系密切,或是同类词语,或是含义相近。举例如下:

1、陶渊明。名潜,字渊明,又字元亮,乳名“溪狗”,乳名意思是溪边的狗。

2、王安石,名安石,字介甫,乳名“獾郎”,乳名意思是动物獾。

3、宋孝宗赵昚。初名伯琮,后改名瑗,赐名玮,字元永。乳名“小羊”。

古代名人的名字有时不止一个,曹操当然也不例外。(曹操雕像)

曹操为何叫曹吉利?曹操,名操,又名吉利,字孟德,乳名阿瞒,因此曹操也可以称作曹吉利、曹孟德、曹阿瞒。

我们分析一下曹操各个名字的来源意思,首先分析一下曹操的乳名“阿瞒”。乳名称“阿瞒”的历史名人有两位,第一个是曹操,第二个是唐玄宗李隆基。

1、曹操乳名来源分析。

对于“阿瞒”乳名的解释,一般分析为两中意思。第一种解释,“阿瞒”的意思是可爱之意,曹操小时候非常可爱,所以称“阿瞒”;第二种解释,则是古代婴儿的死亡概率非常高,如果经常得病的话就起一个非常贴地气的乳名,称阿猫、阿狗等,这样好养活,譬如宋孝宗的乳名“小羊”,陶渊明的小名“溪狗”等。“阿瞒”的汉语本意则有“隐瞒”的意思,曹操的长辈为了让曹操长大成人,起了这个名字,本意是让“阎王和小鬼”在生死簿上找不到曹操的名字,表达了曹操的长辈殷切的希望。

通过以上分析,曹操乳名阿瞒的第二种解释更贴近古代的当时的社会背景。

2、曹操正式名字分析。

曹操本名曹吉利这事在《三国志》中没有记载,南朝史学家裴松之为《三国志》做注释,写成了《三国志注》一书,对记载简略的《三国志》做注释和评论、评价,其中他引用三国时期吴国人编著的《曹瞒传》一书的记载,曹操还有一个本来的名字——曹吉利。《曹瞒传》这部书记载了不少有关曹操的故事,曹吉利这个名字被裴松之引用到《三国志注》中了,但是《曹瞒传》这部书已经遗失在历史长河之中,最多的记载内容是裴松之引用的内容。这是曹操本名曹吉利的主要史料来源。

曹操本名曹吉利,又名操,字孟德。曹操的名“操”和“吉利”与字孟德之间有什么密切关系呐?

其实“吉利”这一词语并不单单是我们现代所了解的含义——事情顺利,合乎心意,吉祥如意,“吉利”一词根据甲骨文的分析,“吉利”的含义则是兵器放在该放的地方(武器库),武器锋利,军事力量强大,粮草充足,军队随时可以抵御外来敌人的侵略,平复内部的叛乱,民众心生安然。

曹操本名曹吉利,字孟德,意思应该是希望曹操一生顺利,合乎长辈心意,有孟子之德。(裴松之和《三国志注》图,很多三国的详细历史来源于裴松之的注释,《三国志》记载比较简略)

曹吉利为何改名曹操?

我们通过《三国志》以及其他史书的记载,曹操小时候十分顽劣:

1、太祖少好飞鹰走狗,游荡无度,其叔父数言之於嵩。(《曹瞒传》,裴松之《三国志注》引用)

2、太祖少机警,有权数,而任侠放荡,不治行业,故世人未之奇也;惟梁国桥玄、南阳何颙异焉。(《三国志.武帝纪》)

曹操的养祖父是宦官曹腾,当时权倾朝野,家里不愁吃穿,典型的东汉高官三代。曹操小时候整日游手好闲,养鹰犬供自己玩乐,被当时的周围的民众称为纨绔子弟。(曹腾动漫形象图,曹操赖以发展的根本就是养祖父宦官曹腾)

公元174年,虚岁20的曹操靠着关系举孝廉,到东汉首都洛阳出任郎官。曹操的本名曹吉利应该是这个时候更改的。

我们看曹吉利这个名字希望曹操能够事业顺利,合乎长辈的期望,但是曹操不务正业,整日游手好闲,和“吉利”这个名字一点都不搭。于是乎曹操的本名曹吉利最有可能在这个时期改成了曹操,寓意曹操注意操行、德守,有孟子之德,这也是长辈对曹操的期望了。

曹吉利改名曹操,充满了曹操长辈对他的期望,但是曹操以后所做出的历史功绩却实现了“操”这个字的另外一层含义,和操守、德行没有多大关系。

许慎《说文解字》中对“操”的解释是这样的:

操,把持也。从手,喿声。(《说文解字》)

操最初的本意是用手握着的意思,有非常多的引申含义,操行、德守是其中之一,“操”还有掌握、把控、驾驭的引申含义,曹操用自己的行为完全展示的是“驾驭、把控、掌握”的含义,他最终驾驭、把控了东汉皇室的权力,为曹魏建立奠定了基础。

导语:曹操,本名曹吉利,小名曹阿瞒,字孟德。要是你发现三国时期最牛的诸侯叫曹吉利,一定会有一种喷饭的感觉。

作为曹魏集团的领袖,曹吉利这个名字实在是有点像是开玩笑的意思。所以很少被人们所提及,就连曹操本人,似乎都不愿意提起。

所以我们在三国志以及演义之中,都很难去发现这件事。领袖自然是要有领袖的样子,曹操这名字叫着多带劲儿,可是曹吉利总觉得给人一种谐星的感觉。

01曹吉利的称呼,来源于《曹瞒传》,被裴松之引用。正如我们给美国总统特朗普起了各种外号,诸如川建国之类的,其实三国时期也存在这种情况。

比如说吕布和曹操这些人都喊过刘备大耳贼,我就奇了怪了,刘备的耳朵真的有那么大吗?按照史书记载双耳垂肩,手长过膝。这是人的样子吗?这分明是如来佛好不好?

太祖武皇帝,沛国谯人也,姓曹,讳操,字孟德,汉相国参之后。桓帝世,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,封费亭侯。养子嵩嗣,官至太尉,莫能审其生出本末。嵩生太祖。太祖少机警,有权数,而任侠放荡,不治行业,故世人未之奇也。惟梁国桥玄、南阳何颙异焉。玄谓太祖曰“天下将乱,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,能安之者,其在君乎”年二十,举孝廉为郎,除洛阳北部尉,迁顿丘令,徵拜议郎。---《三国志》

再比如说关羽的红脸贼、诸葛亮的村夫等等,这都是带有侮辱性的一种称呼。当然也有一些是正面称呼,比如说周瑜的周郎,孙策的孙郎,那就是帅哥的意思。

由此可见给人取外号几乎成了我们的一种传统美德,那么这里就要看看曹吉利到底是不是外号了。在三国志中,只有姓曹讳操字孟德的说法,最多加一个小字阿瞒的说法,根本就没看到曹吉利的说法。

那么曹吉利就是空穴来风吗?当然也不能这么说,在同时期有一本《曹瞒传》,这里面记录了很多曹操有意思的故事,不过这里值得注意的是,这本书的作者是吴国人。作为敌对国,吴国人该如何形容对方国家的君主呢?可能不会有什么好话。曹操的形象能怎么被糟蹋,应该就会怎么被糟蹋。毕竟这本《曹瞒传》根本就不能算是历史记录,更像是一种民间谣言大汇总。这么一来曹吉利的这个称呼就完全失去了可靠性。那么为什么还是有人把这件事搬上台面呢?很简单,因为裴松之在给三国志作注的时候,引用了《曹瞒传》的说法。而且更有趣的是,《曹瞒传》这本书本身是没有流传后世的,是因为裴松之给三国志作注的时候,引用了相关内容,所以我们才知道了这本书的存在,可惜的是作者的大名我们并不清楚。

02《曹瞒传》会不会欺骗大家,曹吉利是对曹操的侮辱呢?吴国跟曹魏是死对头关系,双方发生的战事数不胜数,吴国死伤的百姓不会在少数。那么《曹瞒传》的作者作为一个吴国人,会不会借用这本书来调侃曹操呢?

曹瞒传曰:太祖一名吉利,小字阿瞒。王沈魏书曰:其先出於黄帝。当高阳世,陆终之子曰安,是为曹姓。周武王克殷,存先世之后,封曹侠於邾。春秋之世,与於盟会,逮至战国,为楚所灭。子孙分流,或家於沛。汉高祖之起,曹参以功封平阳侯,世袭爵士,绝而复绍,至今適嗣国於容城。---《三国志,裴松之注》

我觉得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,毕竟两国之间是有血海深仇的。而曹操作为汉贼,自然更是被当时的文人所不齿。

所以这位《曹瞒传》的作者,当然会对曹操有所调侃,正如我们调侃特朗普、金三胖一样,曹操的名声在他的笔下不会好到哪儿去。

不过曹吉利这个名字,有什么侮辱性的吗?我完全看不出来,毕竟又没有叫曹大耳,曹村夫之类的话,作者没有必要在这方面做文章。我想裴松之当初在给三国志作注的时候,应该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,所以完整无缺地把曹吉利这个名字给引用了过来。作者如果真正要调侃曹操,应该是在他生平的某些事情上做文章,比如他好人妻,比如他屠城之类的事情,而不是在名字这种事情上下手。如果真的是靠名字来侮辱一个人,那说明作者的水平也高不到哪儿去。裴松之作为史学大家,也不会去引用这么一些水平低的文章。

从这方面来看,我觉得,曹吉利极有可能就是曹操的真名。至少在曹操还没有成为一方诸侯的时候,一直在用这个名字。

只不过等到他有了一定成就以后,觉得曹吉利这个名字配不上他的地位,所以才改成了曹操。但是跟他熟悉的人,自然还是会称呼他为曹吉利。

03三国志为何不采用曹吉利?陈寿有自己的政治原因。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季汉人,他过去的皇帝是刘禅。可是刘禅投降以后,陈寿也就跟着刘禅一起,投降了曹魏。

撰魏吴蜀《三国志》,凡六十五篇。时人称其善叙事,有良史之才。夏侯湛时著《魏书》,见寿所作,便坏己书而罢。张华深善之,谓寿曰“当以《晋书》相付耳”其为时所重如此。或云丁仪、丁暠有盛名于魏,寿谓其子曰“可觅千斛米见与,当为尊公作佳传”丁不与之,竟不为立传。寿父为马谡参军,谡为诸葛亮所诛,寿父亦坐被髡,诸葛瞻又轻寿。寿为亮立传,谓亮将略非长,无应敌之才,言瞻惟工书,名过其实。----《晋书》

所以陈寿做了两年曹魏的大臣,等到司马炎建立西晋王朝以后,陈寿又转而成为了西晋王朝的大臣。

由此可见,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,必须要照顾到司马家族的面子,毕竟这是自己的老板家族。而西晋王朝是继承了曹魏王朝建立起来的,曹魏的正统性是西晋王朝正统性的保证。所以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,是以曹魏作为正统王朝来记述的,由此可见,陈寿是抱着对曹操百分之百敬意的角度来写三国志的。其实我们可以从三国志中看得出陈寿的用意,比如在写季汉的历史时,他将刘焉和刘璋这两个益州之主排在了刘备和刘禅跟前,就是为了强调自己已经忘记了刘禅是自己之前的皇帝,他只效忠于司马家。此外,在记载东吴历史的时候,陈寿更没有任何尊敬孙权的想法,竟然在文中直呼孙权大名。而曹操却一直以太祖、公以及王的称呼来撰写。

由此可见陈寿的政治态度是比较明显的,所以这里曹吉利这个看似谐星的名字,没有出现在三国志之中,我们就能够可以理解了。

总结:曹吉利也好,曹操也罢,掩盖不了真实的曹操。

曹操的形象其实是非常饱满的,他既是一个乱世英雄,也是一个情场老手,既是一个才华出众的诗人,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。

如此复杂的曹操形象,真的不是一个名字就能轻易改变的。所以说陈寿刻意掩盖了很多曹操的劣迹,其实在史学界是有目共睹的,比如说他屠城的事情,陈寿一笔带过,几乎不愿提起。

曹吉利这个名字的确有些玩笑的意思,但是被裴松之作为引用,放在了三国志注解当中,一定是有作者的用意的。

哪有什么真正的历史,历史从来都是人们想让你看到什么,就会流传给后世看什么。陈寿的话未必是真的,可裴松之的话就一定不假吗?不能以真假来给历史下定论。

参考资料:

《三国志》

《三国志,裴松之注》

《晋书》

相关阅读
网站地图